近日City TV 在午间时段有一个访谈及问卷调查节目:“新闻媒体是否应为士嘉堡的不良形象负责”?参与当中的从区内议员到普通居民大都感到愤愤不平,所以最终的调查结果也不出意料,大多数人认定媒体应负责任。不过节目当中士嘉堡区内居民反馈出的问题确实值得大家思考,比如有些特定区域治安每况愈下,比如同期购买的物业增值相对不足。反映到现实生活当中,不少家庭选择迁出士嘉堡,这也是我们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看到的现象――换房。
换房在加拿大是常见的,孩子升学,工作变动,很多因素让人们考虑“挪窝”。对华人而言,九零年前后因学运来加的上学一族大都稳定下来,近年不少家庭考虑换到更好的社区,或买第二套房投资。九六年移民放开后的首批定居者经过近十年的加国生活洗礼,也在加国扎下了根,孩子渐渐长大,人口或有增加,大多想着小房该换大房了。即使后期抵加的移民也有一些住了两三年的公寓或公寓镇屋,在工作稳定之后,想着升级换代。可以说换房早晚会和您扯上关系。
有些事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就难了,就说换房吧。大多数人来加买第一套房子时,因为来的时间短,两眼一抹儿黑,闭着眼就买了。如今在这儿住了七,八年,对加拿大越来越了解,知道东南西北可选的地方多了,反而不知从何入手了。而因为生活中所谓的好区坏区真实存在,使得选区难,成为打算换房的家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,好在凡事多有先行者。这几年来遇到不少客户换了房子,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决策的。
虽然说来到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来自世界各地,有趣儿的是他们对住房的要求却很相似。人们大多考虑下面几个方面,第一,社区的人文环境,社区内都住了些什么人,社区内是否安全。第二,社区的自然环境,如有小山,小溪,小河,池塘等自然景观为佳。第三,社区内的学校,很多人说是为了孩子才移民加拿大,恐怕孩子们不会买这个账,不过现实是家长们为了买好学校边上的房子宁愿多花钱。第四,社区将来的发展前景,具体说这房子买下来后还能再涨价吗?第五,房子本身的结构,新旧,主卧带卫生间,房龄五到十年新更受青睐。第六,社区的交通状况,如果生活上出行方便,有好的餐馆和超市,就再好不过了。上面六个方面如果都具备,加上价位在可承受范畴,就是换房的最好选区。如此条件梳理大多市,很多人把目光投到了北部的湾景北区,万锦北区和历史悠久的渔人村。如果把上述三区划片相连,就构成了北部“金三角”。
我们先详细介绍一下Bayview North湾景北区(N04)。
湾景北区与富豪山庄紧紧相连,同处Bayview 和Leslie两条著名的大街之间,南端是Major MacKenzie,北部边界是Elgin Mills。这是一片较新的居住区,开发的时间大致在五到十年的样子,著名的建筑商Aspen Ridge,Green Park,Mattamy,Fernbrook参与了小区的建筑规划,之所以把建筑商如此排序,这是笔者从房屋性价比的角度调研而得出的结论,既如果是同样价位的新房,Aspen Ridge的做工精细,性价比最好。
湾景北区的地理环境不错,由于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,有多条小河穿过,有不少房子背靠溪谷(Ravine Lot),成为人们追捧的热点。小区南面就是富豪山庄(Bayview Hill),以从香港移民来的富裕阶层为主。小区北面是大片空地尚待开发。西面是老区,大多是些平房,当地老人和一些从东欧来的移民占主要成分。被一些人认为负面的影响位于小区的东面,公墓(Elain Mills Cemetery)对于讲究风水的买家是个考验。
说加拿大是多元文化,在湾景北区有很好地体现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从中国来的家庭,香港的,台湾的,大陆的。从东欧来的家庭,俄罗斯,乌克兰,罗马尼亚和南联盟一些国家的。从中东来的家庭,伊朗,伊拉克,以色列。从南亚来的家庭,印度,巴基斯坦,斯里兰卡。当然还有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。而这些家庭的共同特征是子女上学,家长工作,这也构成了社区安全的要素。
学校是华人选区的重点,也是家长头疼的地方,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学校的优劣常引来争论,EQAO (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e) 负责全省统考,如果单以这个成绩为准,难免偏颇。因为加拿大不光有公立,私立两种教学体制,同时还有天主教教育局与公立教育局并行,学生大多分片就近入学,不像国内分重点,非重点学校,在生源和师资上有显著之别。正是因为加国这样的特点,笔者认为不要过分强调所谓排名,选区重于选校。一个好的社区基本上决定了学校的基本面是好的,学校成绩在中间偏上即可,况且学校排名不是一成不变的。湾景北区内有三间公立小学,分别是Redstone PS,Richmond Rose PS,Silver Stream PS。两间高中Bayview Secondary School 和Richmond Green Secondary School 。其中Bayview S.S. 开设IB课程。IB课程本身具有国际色彩,全球IB学生修读同一课程,试题也一样。IB课程的老师都接受过特别训练,大部分大学会优先考虑修读过IB 课程的学生。
下面是约克区高中2011至2012年度九年级数学考试成绩排序。
排序
|
学校
|
成绩通过3-4级
|
1
|
Bayview S.S.
|
94%
|
2
|
Pierre Elliott Trudeau H.S.
|
93%
|
3
|
Unionville H.S.
|
90%
|
4
|
Richmond hill H.S.
|
89%
|
5
|
Bur Oak H.S
|
88%
|
6
|
Langstuff H.S
|
83%
|
7
|
Richmond Greens .H.s
|
81%
|
8
|
Markham D.H.S.
|
81%
|
9
|
Markville H.S.
|
78%
|
9
|
Thornhill S.S.
|
75%
|
10
|
Milliken Mills H.S.
|
74%
|
搬家到北面,一大顾虑是交通问题,不用说没有车是不行的。如果在市中心上班,当然也可以考虑乘坐Go Train。购物,买菜在Highway 7沿线或是Steels沿线 都很方便。不过如果打算自住同时出租,恐怕在这个小区就不太现实了。
湾景北区内的基本建设已经完成,区内的房型多样,独立房,半独立房,也有很多Freehold Townhouse,几乎全部为两层结构,房龄多为五年到十年,主卧通常带全套卫生间,起居多为开放式设计,符合现代生活特点。窗户为铝合金窗,既结实保暖又漂亮耐用。区内没有铁路,高压线的负面影响,这些年房价增长稳健,成为中产阶层安家的首选之一。
万锦北边的这片小区某种意义上和湾景北区极为相似,也是新区。只是年龄更短,始建于1999年。其东西两侧分别为McCowan 和Kennedy, 南北是以16街和Major MacKenzie 为边界。参与小区建设的开发商主要是Monarch,Aspen Ridge,Green Park,Mattamy,当然这样的排序也带有倾向性,据说早期的小建筑商多如牛毛,经过不断的竞争,兼并乃至消亡,现在仍活跃在市场上的都是实力雄厚,信誉较佳的大公司。
与湾景北区不同的是万锦北区地理上较为靠东,更具有乡村的气息。小区北部仍是大片的空地,南端接壤渔人村,小区的西部是爱神谷依然在开发建设当中,若走进其中,一种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迎面扑来,居民以当地西人为主。小区的东面也在建设当中,房价较低一些,居民来自世界各地。俯瞰整个万锦北区,除去西南角的农田尚未开发,其余全部建成了新房,房龄大多在5年左右,小区中间由北而南一条不知名的小溪蜿蜒而下,发展商因地制宜沿着小溪规划建成了两个占地巨大的公园。
应该说区内以从香港来的居民为多,其他族裔的新移民参杂当中。有两间小学Castlemore P.S.和Stonebridge P.S.,一间以加拿大前总理的名字命名的高中Pierre Elliott Trudeau High Scholl,这也是万锦地区的法语强化学校。由于是新小区,校龄短,不过正是由于新移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,不论小学中学,近年这几所学校的EQAO成绩不断攀升,都已名列前茅。
通常新区的开发在大约5年后完成,这时候居民渐渐稳定,绿化也初具效果,学校及社区中心等配套项目已经投入使用。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,人们开始对越来越漂亮,也越来越熟悉的居住环境形成归属感。也正是这个时候,社区的价值悄悄得到认同。当然也许该区将来的发展会和很多因素相关联,不过毫无疑问,如同蛰伏已久的潜力股,它的上涨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。
万锦北区的房型多样,从独立房,半独立,到无管理费镇屋,门类齐全。结构上多为两层,其中有些是独立车库可从后院进出,有些是内嵌式车库。因为房子新,而且具有价格优势,成为很多年轻移民家庭喜爱的社区。